11月30日,2023人工智能计算大会在北京开幕,会上正式发布《中国人工智能计算力发展评估报告》。
《报告》从产业规模、行业算力变化、算力发展趋势等多个维度,量化反映出人工智能算力正在加快成为创新力。
今年我国人工智能算力市场规模快速成长壮大,人工智能的蓬勃发展正在为各行各业带来全新赋能。
从市场规模看,2023年我国人工智能算力市场规模将达到664亿元,同比增长82.5%,人工智能算力需求快速增长。
其中,全球人工智能硬件市场(服务器)规模将从2022年的195亿美元增长到2026年的347亿美元,五年年复合增长率达17.3%;在中国,预计2023年中国人工智能服务器市场规模将达到91亿美元,同比增长82.5%,2027年将达到134 亿美元,五年年复合增长率达21.8%。
从地区看,在中国人工智能城市评估排行榜中,2023年北京、杭州和深圳排行前三。此外,位居 TOP10 的城市还有上海、苏州、广州、济南、合肥、重庆和成都。
从应用场景看,知识管理、对话式应用、代码生成等是企业应用人工智能的主要场景。目前,67%的中国企业已经开始探索人工智能的应用机会或已经开始进行相关资金投入,中国的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已经迈入加速阶段。
此外,《报告》预测到2027年之前,中国智能算力规模年复合增长率将达33.9%,同期通用算力规模年复合增长率为16.6%。智能算力在赋能产业发展、促进数实融合方面将发挥更加显著的作用,其带动产业创新的“乘数效应”也将进一步放大。
此前,在2023中国算力大会上,工信部部长金壮龙表示,截至目前,全国在用数据中心机架总规模超过760万标准机架,算力总规模达到每秒1.97万亿亿次浮点运算(197EFLOPS),位居全球第二。算力产业已经初具规模,服务器、计算机、智能手机等计算类产品产量居全球第一。
根据中国信通院发布的《中国综合算力指数(2023年)》显示,在目前算力规模中,通用算力规模占比达74%;智能算力规模占比达25%,同比增加60%。
人工智能算力是近三四年才发展起来的。目前,国家已出台十余项智算中心相关政策,引导智算中心发展,已有近30个城市陆续启动人工智能计算中心建设。
与此同时,报告也指出了中国与国外相比存在的差距:
在硬件方面,中国人工智能芯片和传感器技术相对落后,缺乏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品。
在软件方面,中国人工智能算法和应用软件的开发水平有待提高,缺乏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产品。
在应用场景方面,中国人工智能应用场景相对单一,主要集中在互联网、金融等领域,对于工业、医疗等传统行业的渗透不足。
而就人工智能投资方面,据IDC于8月发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全球人工智能IT总投资规模为1288亿美元,2027年预计增至4236亿美元,五年复合增长率(CAGR)约为26.9%。聚焦中国市场,IDC预计,2027年中国AI投资规模有望达到381亿美元,全球占比约9%。
来源:新浪VR